红芪栽培技术
适宜种植区域:天水市红芪种植区域较广。红芪是深根性植物,种植以排水良好、向阳和土层深厚的黄绵土坡地为宜,黑土和半阴半阳的坡地亦可,不宜在凹地、低洼地种植。
品种选择:主要栽培品种以多序岩黄芪为主。
栽培要点:
1.茬口安排:红芪是深根系植物,选择土层深厚、地势较为平坦、土质疏松、透水、透气性良好,土壤肥沃,排灌方便,保水保肥能力强的旱台地、坡旱地种植。
2.选地整地:地选好后深翻,结合整地,每亩施腐熟农家粪500~600kg,耕翻土壤后耙平备用。
3.种子直播:
3.1 撒播:红芪鲜籽发芽率高,故多采用鲜籽秋季撒播。地耙细整平后,将红芪种子均匀撒入地内,用耙轻耙或用树枝扫一遍,使种子覆土1cm左右。
3.2 条播:整地后按行距30cm,深3cm开沟,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,覆土1cm左右,每亩下种量8~12kg。
4 种苗移栽:
4.1 适时移栽: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或3月中旬至4月上旬,在适宜栽植期内适当早栽。
4.2 合理密植:用锨或?头开沟,沟深20~30cm,将红芪苗子按株距斜摆在沟壁(头高尾低),种满1行再开第2行沟,并用后排开沟的土掩盖前排芪苗,苗头覆土厚度2~3cm。为了保墒,要求边开沟、边摆苗、边覆土、边耙磨。
5 田间管理:
5.1 科学施肥: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整地,深耕2次,耕深30~40cm,结合翻地施基肥,然后耙细整平。
5.2 除草追肥:栽植后20天左右苗子出齐,进行除草,早除草省时省工;开花结果前结合施肥除草,防止草与药争肥。开花结果期追肥,此期植株进入了根部生长期,以钾肥为主。
5.3 打尖摘蕾:打尖是指将红芪植株生长旺盛的枝条顶端部分剪掉,抑制地上部分生长防止植株徒长。摘蕾是摘掉即将长出的花蕾,减少植株生殖生长,节约营养以促进根系的生长,提高产量。现蕾初期将花蕾摘除。
6 病虫害防治:常见虫害为小地老虎、蛴螬等,小地老虎初孵幼虫取食寄主植物的嫩叶和生长点。常见病害为根腐病和白粉病。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农业防治、化学防治等。
6.1 虫害防治措施:改善农田管理条件,清除田间杂草,减少小地老虎的过渡寄主,同时还能直接消灭初孵幼虫。药剂防治:用50%辛硫磷制成5%毒土或颗粒剂,顺垄底撒施在苗根附近诱杀。
6.2 根腐病防治措施:
农业防治:加强田间管理,轮作倒茬,深翻改良土壤,增施有机肥,及时拔除病株,防止病害蔓延,建立无病留种地。
化学防治:定植前用50%辛硫磷1000倍液浸苗,96%噁霉灵4000倍液、1.8%阿维菌素乳油400倍液灌根。
6.3 白粉病防治措施:
农业防治:清园处理病残株。
药剂防治:发病初期喷0.2~0.4波美度石硫合剂,也可喷15%粉诱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。
7 采挖:红芪播种3年后就可采挖,在秋末十月中下旬茎叶枯黄时先采摘种子,阴干,防止发霉,否则种子无发芽能力。割去地上茎杆,挖出根后,捆扎成3~4kg小把,加工或鲜销。
收益:红芪平均每亩可收300kg,按近两年每千克平均售价28元计,每亩产值约8400元,扣除红芪种苗费1250元、化肥费用500元、人工(田间管理、除草、采收等)费用1850元等,每亩纯收益4800元左右。